△广东汇智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张宝花。 见习生 盖刘宝 摄

中山美居电商园发展虽有成效,但园区内仍有部分低效厂房。张宝花说,石岐街道整体工业载体资源紧缺,对于伊电园而言,“工改”最突出的益处就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园区载体空间和车位数量,“通过‘工改’,园区可以重新规划布局,不仅能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大发展空间,促进园区产业升级和转型,还能改善园区的环境和设施,提升园区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换句话说,“工改”是伊电园顺应园区发展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迎合产业必将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主动作为。

打造国家级跨境电商标杆园区

当前,中山正全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珠三角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需求旺盛。作为珠江西岸为数不多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伊电园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石岐街道乃至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

据悉,伊电园项目总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超13亩,总建筑面积超4.6万平方米,项目计划一年完成竣工,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栋数字经济智造大楼,其中包括停车楼和产业孵化器等配套设施。

△项目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项目建成后,伊电园将成为中山地区聚合人才、资本、技术、服务等要素的先进智能制造基地,带动数字经济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形成区域内产业链集群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强中山数字经济产业的影响力。

“作为伊电园的运营方,我们将吸纳数据化生产性服务业入驻,提供互联网数字赋能平台服务,打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同时还将大力促进中山生产性服务与生产制造协同发展的生态形成,集聚更多人才,进一步提升石岐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支撑中山打造出国家级跨境电商标杆园区。”张宝花说。

拿地、动工、招商“三合一”

为解决融资难、高质量运营难的问题,石岐街道通过申请专项债,由街道城建局作为建设主体开展伊电园部分低效厂房建设,提升地块使用效率。伊电园项目实现拿地、动工、招商“三合一”,主要围绕“土地与发展”开展设计,通过把停车楼和生产厂房融合在同一建筑体内、开放更多城市空间等方式实现片区的产城融合。

为加快推动伊电园项目动工建设,石岐街道专门成立专项工作组,紧盯项目横道图时间节点、建立清单台账、主动对接市相关部门,在各部门紧密配合下,有效实现项目审批提速,创造了石岐街道“工改”的“加速度”。

同时,结合老城区工业资源较少的实际,发挥好原来伊电园的产业优势,将建设中的伊电园定位为数字经济基地,对它进行数字化赋能,建成后,该项目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每亩产出能够达到全市的高标准要求。

据悉,伊电园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1.67亿,税收超1100万。通过近两年时间深入实施“工改”,石岐街道累计完成拆除整理用地面积近200亩,拆除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预计将推动新增投资12.57亿元,加快重塑石岐街道产业发展新格局。

中山石岐发布编辑部

编辑:叶芷、黄丽雅

统筹:胡天娇

编审:计慧慧

总编辑:李家新

来源:中山+

热 帖 链 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