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乾隆时期的宠臣,权势极大,曾担任并兼任许多重要职务。乾隆晚年退位后仍对他宠爱有加,甚至在朝堂上让嘉庆皇帝显得“靠边站”,一度有人称他为“二皇帝”。和珅还与皇室有姻亲关系,他的儿子娶了乾隆帝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与嘉庆关系也颇为密切。那么,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呢?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和珅威胁到嘉庆的皇位稳固;二是和珅贪腐累累;三是杀掉和珅有利于拉拢人心。

第一,威胁皇权

乾隆做太上皇期间,嘉庆权力有限,而朝堂上和珅被安排站在乾隆和嘉庆身旁,地位非同寻常,几乎等同于摄政大臣,因此清人称他为“二皇帝”。和珅在朝中多年,自然积累了众多亲信,很多官员依附于他,这对嘉庆来说是一大威胁。天下人熟知和珅,却未必记得嘉庆的存在,这种局面对新皇帝极为不利。嘉庆必须采取行动,清除不属于自己班底的和珅,以稳固皇位。更重要的是,乾隆逐渐老去,而和珅却愈发张扬、缺乏眼力,这让嘉庆感到必须果断出手。

第二,贪腐问题

和珅是出了名的贪官,家财富可敌国。嘉庆即位时,大清表面繁荣,实则国库亏空严重。除掉和珅,不仅可以震慑贪官,还能将和珅巨额财富收归国库或皇帝掌控,缓解财政困境。这也是“和珅倒,嘉庆饱”这句话的由来——虽然这些钱未必全部入国库,但至少对嘉庆稳固财政和掌握权力有实质帮助。

第三,拉拢人心

(文章未写完,可补充说明)杀掉和珅,还可以借此收服朝中官员和百姓的支持。和珅长期掌权,很多人依附他而非皇帝。嘉庆除掉和珅后,可以重新塑造朝堂格局,让官员明白忠于皇帝才有前途,从而巩固统治基础。

综上所述,嘉庆对和珅的厌恶,不仅源于个人不满,更涉及皇位稳固、国家财政和政治人心等多重因素。因此,他果断处置和珅,是政治上的必然选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