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指永遠生存,或永遠存在的生命,也就是不死的意思。
一些人聲稱,「永生不死」的意思是某一者雖然會衰老,但是永遠不會自然死亡;「永生不老」的意思是某一者永遠不會衰老,也不會自然死亡;「長生不死」的意思是某一者雖會逐漸衰老,但會在漫長的夀命結束時轉變為另一種生靈;「長生不老」的意思是某一者不會衰老,但當其漫長的壽命結束時,便會自然去世。
獲享永生一事是很多人曾經想要達成的目標,也是很多宗教的教義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異教
编辑
在古代西亞蘇美神話、西方的凱爾特神話、愛爾蘭民間傳說中也有長生不死的仙人。北歐神話中的眾神是可能會老死的,由豐收女神伊登(Iðunn)負責看管能使眾神長生不死的「魔法蘋果」。
古希腊宗教
编辑
古希腊宗教中的「不朽」最初总是包括身体和灵魂的永恒结合,如在荷马、赫西俄德和其他各种古代文本中所见。一般认为灵魂在冥界中永恒存在,但没有身体的灵魂是死的。虽然绝大部分人都只能作为一个无形的死灵魂永远存在,但一些人被认为获得了肉体上的不朽,并被带到了至福乐土、极乐岛(英语:Fortunate Isles)、海洋或字面意义上的地下。其中包括安菲阿拉俄斯、伽倪墨得斯、伊诺、伊菲革涅亚、墨涅拉俄斯和佩琉斯,以及参与特洛伊和忒拜战争中大部分人。有些人被认为已经死亡并在他们实现肉体不朽之前复活了。宙斯杀死阿斯克勒庇俄斯只为了将他复活成神。在特洛伊战争神话的某些版本中,阿基里斯在被杀之后,他的神圣母亲泰蒂斯从他的葬礼柴堆中将他抢走,将他复活,并在Leuce、至福乐土或极乐岛上变得不朽。被阿基里斯杀害的门农似乎有着类似的命运。 阿尔克墨涅、卡斯托尔、赫拉克勒斯和墨利克尔忒斯(英语:Melicertes)也是有时被认为已经复活到身体不朽的人物之一。根据希罗多德的历史,公元前7世纪的普罗维努西斯的圣人阿里斯塔斯首次被人发现他死亡后,他的尸体从一个上锁的房间里消失了。后来人们发现他不仅复活了,而且還获得了不朽。
不朽灵魂的哲学观念首先出现在斐瑞居德斯或俄耳甫斯教中,最重要的发展是由柏拉图和他的追随者所倡导。然而,这从未成为希腊化思想的一般范式。 甚至在基督教时代也是如此,见诸各种哲学家对流行信仰的抱怨,许多或者绝大多数传统的希腊人坚持认为只有特定的人死而复生,肉体不朽,其他人只能期待成为一个没有肉体的永恒存在的死灵魂。这些传统信仰与后来耶稣复活之间的并存并没有在早期的基督徒身上消失,正如殉教者游斯丁所说:“当我们说……耶稣基督,我们的老师,被钉在十字架上并且死了,然后又复活了,并且升入了天堂时,我们认为他与那些宙斯的儿子没什么不同。”(1 Apol. 21)
基督教
编辑
在《舊約聖經》中,在伊甸園內有兩種神奇的樹-知善惡樹與生命樹,其提到若人吃了生命树的果實後,就能活到永遠(創3:22)。
《新約聖經》記載説:「這見證,就是 神賜給我們永生,這永生也是在他兒子裡面。人有了 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 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 神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約一5:11-13)很多基督教徒認為這『永生』就是在『神審判的日子』,不會與『第二次的死(火湖)』有份,在『新天新地』與『上主』一同永遠活著。
儘管主流基督敎認為畜牲不像凡人那樣擁有永存的靈魂,不過一些神學家仍然認為畜牲也有機會進入天國,例如認為自己信奉東正教的、非常認可普救論的著名神學家大衛·本特利·哈特曾經聲稱畜牲及凡人等等都是自然界的一部份且最終都可以獲享永生,哈特曾因自己所持有的十分具爭議性的神學觀點而多次受到其他許多神學家批評和被指責宣揚異端思想,但他對大部份批評意見作出了回應,並且聲稱自己所持有的神學觀點是正統的,儘管如此,不過相關的爭論仍在持續[6]。一般來説,正統基督教對哈特等人所持有的神學觀點多有拒斥。普救論不受天主教所認可[7]。
道教
编辑
在道教教內,處於長生不老這種狀態被認為是仙人的標記之一。在秦朝時期,方士徐福為了替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攜童男童女各五百,出海尋找蓬萊、瀛洲諸仙山上的仙人,結果不知所終。
道教教內有專門煉丹服藥(包括煉內丹及真元)的教派,目的是進入長生不老這種狀態。
在道教神話中,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竊了西王母所擁有的不死藥,服下後得以飛奔至月亮上並能夠永遠居住在那𥚃。
大乘佛教
编辑
根據大乘佛教教典上的記載,有说法聲称阿罗汉可住世一刼之久,並且聲稱菩萨及佛陀能夠用更长时间住世。《法华经》宣稱釋尊曾經給诸大弟子授记並預言説他們會在將来形成的器世間上成佛且能住世十二小刼至二十四小刼之久。《法華經》也宣稱釋尊如此説道:“如是我成佛以来已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8]
上座部佛教
编辑
上座部佛教所認可的巴利文典籍并没有宣揚關於长生不老和无量寿的説法。在教典中,佛陀聲稱一切行(因缘和合所成的有为法)皆无常,而且任何生靈都没有一个常住不变的神我,世上没有能夠永遠存在的天庭,有生必有死,没有一个生靈能夠永远存活,祂們都被困在輪迴之中,即便是拥有八万四千大劫寿元的、居住在作為無色界天位置最高的天層非想非非想天的大梵王,也會有寿尽死亡的一天。
刼[9]在佛教典籍中有很多意思,这里的劫是指命刼(āyu-kappa),上座部佛教認為命刼一詞指的是当时的平均寿命(āyu)的持續时间,例如如果当时凡人的平均寿命是一百岁,一个命刼就是一百年;如果是一千岁,一个命劫就是一千年。在《長尼柯耶》中,釋尊对阿难尊者説:「任何人修习、多修习四神足,以其为工具,以其为基础,建立、稳固、保持它,便可随其所欲住寿一劫或一劫以上。阿难! 如来已修习四神足,可随其所欲住寿一劫或一劫以上。」[10]在佛教傳説中,当时的人寿平均是一百岁,有説法聲称 如果阿难尊者请求釋尊住世的话,釋尊便能够活一百年或比一百年多一点,但因為当时阿难尊者的思想被魔罗覆蔽,故没有這樣做,所以釋尊只住世到一劫的百分之八十,即八十岁入灭,上座部佛教認為这是連诸佛都無法改變的定法。